“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专创深度融合的实施路径

发布者:宣传部发布时间:2023-09-24浏览次数:10

一、加强顶层设计,促进认知融合

高职院校的师生要深刻认识到专业教育是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载体,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二者互相促进,相互依存。在顶层设计上,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到课程体系的搭建直至创新创业项目的落地转化,都要充分考虑专创融合的设计,将专创融合的思想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让这种认知由上至下进行深度贯彻。同时要让师生深刻理解和把握专创融合的内涵,真正做到全方位全过程渗透专创融合理念。

二、强化专创融合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开展专创融合培养创新型技能人才的关键因素。首先,在构建高职院校专创融合教师团队的过程中,应鼓励教师通过参与横向课题,通过深入企业实践、参与校企合作孵化项目的方式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应把握住“双高”建设的契机,深入开展与专业行业内知名企业的校企合作,多开发校企合作项目,让专业教师多参与其中。其次,引入企业高端人才作为外聘教师参与校内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与企业高端人才的深入交流探讨,了解当前行业的人才需求,调整专业教育方向。

三、依托“专业群”推进创新性融合课程体系建设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可以依托专业群对专创融合课程体系进行深入改革,让创新创业教育在教学资源开发、实训平台建设、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得到全方位的落地。在创业过程当中,行业背景、创业类型和企业运营方式因人而异,不同专业背景在开展创业活动时会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在推进专创融合过程中必须要考虑不同专业之间的差异和特点。一方面,依托行业背景开发特色的专业教育资源,包括教学资源、项目资源和信息服务资源,以专业群分类为基础,构建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另一方面,打造专创融合实训实践平台,整合高职院校大量的实训实践基地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此外,要按照行业特点开展差异化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改革,不同专业所处的行业,在行业发展、企业经营、经营模式等方面都各有特色、各有侧重,需要进行针对性教学设计。

四、搭建共享型实践平台,促进实践活动高质量发展

1.以企业资源为依托成立现代产业学院、订单班

目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进入了“深水区”、呈现出“新生态”,高职院校应加深与企业的合作方式,成立产业学院或者订单班等实践教育基地,定向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一方面,高职院校可以依托企业平台以专业认知与创新教育结合为路径开展校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专业技能与创新创业能力综合发展;另一方面,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将课堂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践当中,也更容易发散学生的创新思维,将所学的专业知识与创业结合起来。此外产业学院、订单班等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的成立也能促使校内师资与企业优秀人才的交流,使教学方法和培养质量同步优化提升,推动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紧密结合。

2.建立完善的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高职院校应视学校专业发展情况成立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创新创业教育的开展不能仅依托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要不断深化实践成果,院校要积极整合资源,争取多方支持,将学生的实习实训与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结合起来,促进学生在本专业行业内高质量就业,为本专业本行业培养更多技术创新人才。

3.有序组织学生积极参加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训活动

高职院校应统筹各二级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内外创新创业实训活动,合理制定学生的实训计划与实训内容,为学生配备校内校外创新创业实训指导教师,提升实训的有效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一方面,校内的创新创业实训能巩固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基础;另一方面,校外的创新创业实训能让学生接触到现实当中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与创业结合起来。